人間通訊社

2025年08月24日 星期日
星雲大師全集
首頁 > 心靈補給 > 佛學講座> 三重信眾信解行證 觀自在

佛學講座

字級

三重信眾信解行證 觀自在

【人間社 連憶蘭 新北報導】 2024-10-21
「信為道德功德母,長養一切諸善根。」佛法應如何由信解、實踐到解脫自在?佛光山三重禪淨中心「福滿人間系列講座」,10月19日禮請《人間福報》妙護法師主講「信解行證 觀自在」,帶領信眾120人深入學佛修持四個次第、效法四大菩薩願力、學習觀音法門與四無量心等教義。

妙護法師直陳,觀世音菩薩也叫觀自在,就要觀照「境界自在、心自在、作為自在」,以觀音菩薩修學法門作模範外,陳述菩薩修行終歸「慈悲喜捨」。

妙護法師強調,學佛者以信、解、行、證四個次第契入佛法。所謂「佛法大海,唯信能入」,學佛首要皈依三寶,確定信仰。解在於理解經教,在心田廣植菩提種子。行即修行,藉「勤修戒定慧,息滅貪瞋癡」,修習各種善法實踐於生活。證則是修行最後的目標,證悟的境界,如四果羅漢、菩薩等證得果位皆不同。

至於觀自在,意為「觀照自性皆空而得自在」。妙護法師強調,修持應效法觀音、文殊、地藏、普賢四大菩薩「悲智願行」,修習《星雲大師全集》的「觀境自在」、「觀照自在」、「觀用自在」,可分別達到圓通無礙、觀五蘊皆空,度一切苦厄、及觀諸行無常,行深般若,於身口意自在利他。

乃至觀音法門,提出四種修持。一是大悲心陀羅尼,即誦持大悲咒;其次是耳根圓通法門,從聞、思、修入三摩地;再次為稱念持名法門,為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;四為行深般若法門,側重觀空性。

「如來無垢莊嚴身,增長眾生清淨心,安住慈悲喜捨中,是名莊嚴淨法門。」妙護法師以偈頌典出四無量心,修行更應學習菩薩慈、悲、喜、捨的精神,廣度有情。再以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,因禮拜觀音菩薩而開智慧,勉眾,虔心禮拜,也善用「觀境、觀照、觀用」之法,而能觀自在。
12345678910第1 / 202頁
追蹤我們